2024年11月29日,西安理工大学法律系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的座谈交流会在我校海淀校区顺利举行。西安理工大学法律系法律顾问室主任王宇红教授、法律硕士学科负责人陈敏、学科秘书张维文以及专任教师郭斌一行4人到访法硕学院,旨在调研法律硕士研究生教学培养及相关工作;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院长许身健教授、副院长刘智慧教授、私法研究所副所长兼学院工会主席乌兰副教授、实践法学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李晓博士以及教学科研办公室黄晓慧主任参加座谈。会议由刘智慧副院长主持。
许身健院长首先致辞,他对西安理工大学法律系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接着阐述了法学教育改革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他强调,中国政法大学作为法学教育最高学府,肩负推动教育改革和法学教育发展的使命,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领导力的法律人才,激发法学教育新思维、引领法学教育改革。许院长提到,随着法律博士学位点的设立,法律硕士学院深感使命光荣,同时也意识到责任重大,学院将继续致力于培养符合国家法治建设需求的高层次法治人才,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许院长指出,法学教育应从传授基础法律知识出发,逐步深化,突出能力培养,最终实现知识、能力和价值的全面塑造,应重视实践教学和实习的重要性,让法学教育更贴近现实,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伦理和职业技能,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学习和成长,为中国法治建设培养更多具有良好职业伦理和较高职业能力的法治人才。
王宇红教授介绍了西安理工大学法律硕士培养情况及调研主题。该校法律系在2020年获得法学硕士授权点,成为陕西省13家拥有法律硕士点的单位之一,学位点获批恰逢“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时期,有效满足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法律人才的需求。王教授强调,学院的目标是在未来三年内建立和完善法律硕士教学体系,确保稳健发展,并避免走弯路。目前,学院正处于硕士培养方案的修订周期,计划通过本次深入调研优化、完善培养方案,以培养具有多元背景的法律人才,为中国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刘智慧副院长介绍了法律硕士学院教学培养整体情况,以及学院的师资实体化建设和学科建设情况。学院按照学科和学生的实务能力培养设立了四个研究所,几乎涵盖大部分法学二级学科,同时学院依托中国政法大学校内400多位法学专业教师和300名硕士生导师对学生进行提供教学和指导。学院实施双导师制,目前汇集了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政府和企业的法务人员在内的近300位实践导师。在课程设置方面,学院特别注重8学分的10个强化系列课程组的建设,以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学院还通过举办品牌学术活动和研究中心平台,积极促进学术交流和科研实践服务。学院也特别强调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导师培训和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学院还根据需求每年微调培养方案,确保课程设置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私法研究所副所长乌兰副教授介绍了法律(非法学)培养方案历次修订情况。她指出,方案遵循教指委的指导性培养方案原则,总学分设定为80学分,涵盖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公共基础课程强化了理论学习,而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则提供了较为多样的选择,以适应学生的复合型背景和需求。特色强化系列课程组覆盖十个方向,旨在深化专业技能。实践教学比重增加,重视案例研习和专业实习,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她强调,学院将持续优化培养方案,致力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专业深度的法律人才。
实践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李晓博士介绍了实践课程建设情况。他强调实践教学在法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他提出,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实践能力发展。他建议根据师资和学科特点设计实践课程,确保课程深度和教学质量,并由校内教师主导以保持教学连贯性。他还分享了如何通过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法律文书写作能力,以及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事实认定、证据分析和法律适用能力方面的核心作用。
在随后的自由交流环节中,双方与会人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聚焦于法律硕士实践教学的整合与评估、教学方法的比较与选择,探讨了模拟课程、法律诊所等主要实践类课程的构建和优化,并对如何评估学生的法律综合素养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双方与会者就法律硕士教学培养主题开展了全面讨论,积极分享了各自的洞见与经验,共同剖析了实践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就如何提升法律硕士培养质量达成了共识。座谈在友好且富有成效的氛围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文字:李安琪
图片:刘璋
编辑:李欣月
初审:吴荻
黄晓慧
终审:梁敏